2025 武汉马拉松:项目管理赋能体育赛事的深度探索
发布时间:2025-04-01
来源:高登培训
作者:cxf
WUHAN MARATHON2025 武汉马拉松
3月23日,中国银行2025武汉马拉松浪漫开跑,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0名跑者跨越“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在一路樱花中上演了春天版的“速度与激情”。
众所周知,举办马拉松赛事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动辄需要协调几十个政府部门,耗费的社会资源巨大。这场被誉为“最美马拉松”的赛事,更是一场对项目管理能力的考验。今天,就让我们从项目管理的视角出发,一探这场马拉松背后的管理智慧吧!
“汉马”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2025年武汉马拉松
举办时间:3月23日
比赛项目:设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3公里跑三个项目
参赛规模:4万人
项目目标:
1、展现武汉的城市风貌与文化底蕴,促进全民健身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
2、助推武汉体育消费周进一步打造“体、旅、商、文”融合发展的消费新场景,打造武汉重要的体育产业IP。
项目特点:
1、参赛选手人数多,赛道会拥挤。
2、比赛线路规划要途径武汉几大地标及标志性景点,交通疏导和沿途路线管理要提前策划。
3、武汉初春天气多变,需提前预测并创造良好温度以便参赛者有好的体感并能顺利完赛。
4、武汉马拉松作为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后的首秀,无论在竞技成绩和组织上都面临高标准的赛事管理,赛道和城市文化融合,安全保障和选手服务到位,有一定国际影响力,且赛事能为地区带来经济价值。
项目管理特点:
1、赛事首次采用“三枪起跑”机制,分全马、半马、13公里跑三批次出发,有效缓解了起点拥堵。
2、赛事起点位于沿江大道三阳路口,13公里跑终点位于首义广场,半程马拉松终点位于湖北省图书馆,马拉松终点位于武汉欢乐谷。参赛选手们可以充分领略“一城花海,两江粉黛,三镇缤纷,四桥飞虹,五湖潋滟”的风景,尽览江城武汉的经典地标和自然人文景观。
3、全面提升赛道沿线绿化景观品质,对汉马赛道沿线的车行道和人行道进行了彻底的检查和维修,关键地点创新设计多层次花境,组委会通过补植和布置盆栽樱花600株,等方式升级赛道沿途的樱花密度,刷新赛事的颜值。
4、8000名“志愿蓝”凌晨到岗,以1:5的服务比例为选手提供补给、加油助威;赛道平均1.7公里设一处补给站,除常规能量补给外,新增热干面、樱花饼、牛肉圆子等汉味美食,让奔跑充满烟火气。医疗保障亦全面升级,31个医疗点、1300名医护人员、81台AED及100名急救跑者全程守护,实现“零严重伤病”目标。
5、提前预测,实时监控,采用科技手段进行人工控雨。
“汉马”项目管理亮点:
今年,汉马晋升世界田联金标赛事,也是该赛事首次引入智慧化场景实施指挥调度和应急管理。市城运中心综合调度大厅的大屏幕上显示着1∶1复刻的实景三维汉马赛道,安保力量、医疗点位、补给点位、监控点位等信息“一图全览”,并提供快速查询能力,方便工作人员应急管理和指挥调度。这是由武汉市城运中心打造的武汉马拉松专题应用场景,首次应用于“实战”。
汉马”项目范围管理:
“汉马”项目利益相关方识别:
“汉马”项目里程碑节点:
项目启动:2024年11月26日,武汉马拉松组委会发布官方消息;
报名开始:2024年11月27日 10:00
报名结束:2024年12月06日 10:00
第一次中签结果公布:2024年12月20日 15:00
第一次中签选手缴费时间截止:12月24日 24:00
第二次中签结果公布:2024年12月25日 15:00
比赛路线图公布:2025年2月21日
交通管理通告发布:2025年3月14日
选手报道领取物品开始:2025年3月20日
开跑时间:2025年03月23日 07:30
比赛结束:2025年3月24日
“汉马”项目风险管理及应对:
1、参赛选手的体能风险
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及13公里跑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对参赛选手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赛选手应身体健康,有长期参加跑步锻炼或训练的基础。
应对措施1:组委会要求参赛选手在参赛前一个月内通过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心脏彩超、心电图、心肌酶四项检查、血压、心脑血管、心肺肝肾功能等),结合检查结果评估确认自身身体状况,确认自己的身体及精神状况能够适应于超长距离跑运动后,选择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3公里跑其中的一个项目报名参赛。
应对措施2:比赛为所有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投保人身意外险,保单以报名信息为准,由于参赛选手填写或确认的信息缺失或有任何错误将导致无法投保,由此在比赛中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选手自负。《人身保险说明书》请在赛前登录武汉马拉松官方网站查阅。
应对措施3: 组委会在赛道沿途设立移动医疗救援服务,组委会在赛道前半程沿途每100米设置一名医疗服务志愿者,赛道后半程沿途每50米设置一名医疗服务志愿者,并有急救车跟随。若选手丧失意识,则自动委托组委会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急救,包括但不限于CPR心肺复苏、AED体外除颤。
2、比赛全程的安全风险
比赛线条长,参与人数多,需全方位保障赛事的安全与顺利进行。这不仅能体现赛事组织者的专业性和责任感,也为参赛者和观众提供了安全、有序的赛事环境。
应对措施1:加强安保措施
武汉警方将42.195公里的赛道每1.5公里划分责任段,每个责任段设1个现场指挥点,形成了“纵向封控、动态布防”的安保模式。赛事期间,对部分空域实施临时管制,禁止轻型飞机、无人机等13类航空器在赛事线路及起、终点周边一定范围内升空,以确保赛事空域的安全。
应对措施2:为了确保安保工作的高效执行,安保人员会接受相应的培训,以熟悉赛事安保流程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通过媒体宣传和现场引导等方式,对参赛者和观众进行安全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确保他们在赛事期间遵守相关规定,减少安全隐患
由于篇幅有限,小编这里只列举了最主要的两个风险及组委员开展的应对措施,如比赛期间,因国内极端天气影响或其他因素导致办赛条件变化,或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时,赛事组委会经研判确定已不具备继续办赛条件的情况下,将启动赛事熔断机制,并及时告知选手相关情况及后续处理事宜。
总结
2025武汉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次成功项目管理的精彩展示。它充分体现了项目管理的系统性和重要性,通过各个管理要素的精细管理和工具方法的有效运用,让这场赛事得以顺利举办,并给参赛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项目管理,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用它的智慧和力量,为每一个项目的成功保驾护航。让我们为项目管理的魅力而喝彩,也为那些在项目管理领域默默耕耘的人们致以敬意!
武汉马拉松,项目管理,数字化管理,智慧化场景,大型赛事组织,风险管理,城市品牌建设,体育经济,多方协作,安全保障
上一篇
上一篇

